如何评价网易丁磊称高考填志愿时,「专业>学校>城市」?你怎么认为?

网易创始人丁磊近日在直播中畅聊对高考生的参考建议。谈及如何在专业、学校、城市中做选择时,丁磊认为:专业>学校>城市。丁磊直言,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距…
关注者
1,222
被浏览
801,353

434 个回答

终于有一个所谓的名人承认这个问题了,太不容易了。必然是专业更重要,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当你的高考分数确定之后,你报志愿时学校的档次基本上就确定了,不可能因为专业选择的不同导致学校档次出现巨大的差别。

比如说,你选择 A 专业,可以报清华,那就不可能出现,你选 B 专业,就只能报普通二本的情况。

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你选择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就可以上清华;你选择另一个热门专业,可能就报不了清华,只能选择浙大或上交。

但不管专业怎么选,学校总体上还是处于相同的档次,不会有天上地下的差别。因此,在学校基本处于同一档次的情况下,必然就是专业更重要。

请记住以上结论:“学校和专业谁更重要是个伪命题”,这是本文论证的基础。


下面接着说专业的重要性:

你今天报志愿时所选择的专业,绝不仅仅意味着将来大学四年你学什么课程,也不仅仅意味着你感不感兴趣。

你今天选择了一个专业,意味着你选择了一个将来所从事的行业,而行业正是决定你未来一辈子命运的平台。说的更确切一点,选择了一个专业,就是选择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有一句话叫做:“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风口,从大的方面来讲,指的就是行业。

我们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不同行业的发展之间经历了轮番变化。不同年代,不同行业的发展速度、发展前景、收入都有巨大的差距。

我们个人的努力无论如何都不能与时代和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相抗衡。我举个简单例子,人坐电梯,电梯上行的时候,你站着不动,也在往上走;电梯下行的时候,你再往上蹦,整体也是往下走的。

行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选择了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你不用付出太大的努力,个人也会随着行业大势往上走,获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收益,比别的行业收入高,比别的行业发展空间大。

但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日薄西山的行业,你再优秀、付出再大的努力,即使把自己累死,你也只能在行业整体的带动下走下坡路。你的收入会越来越低,你再也看不到发展的希望。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现代社会,女生同样怕入错行。

所以,专业为什么重要,因为选错了专业,大概率意味着你会入错行,意味着你会逆历史潮流而动,那你就算累死,也不可能成功。

我举几个过去二三十年发生过的例子,大家就能看明白:

例1: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一直到 21 世纪初,如果你选择了经济、金融、管理类等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银行、券商等金融行业

我有几个高中同学(非同班),高考考了 400 多分,上了个省内普通二本学校,现在财务自由了。咋自由的?炒房。咋炒房的?钱从哪来?银行贷出来的。咋能贷出来的?因为人家是银行员工。

大家不要一听到银行就反感,十几年前的银行,可不是现在的银行。现在小朋友都没有经历过十几二十年前银行的黄金十年,那个时候,银行真的是躺着赚钱啊。

那个时候,我所在城市的农商行柜员,效益好一点的网点,一年轻轻松松 20 万,效益一般的,一年也有 15 万;城区某城商行普通员工,工龄 10 年左右,一年20万;就连四大行中现在以收入低著称的工行,带一定级别的大堂经理一年到手 18 万。

现在的小朋友们,敢想象吗?那可是十几年前的收入,谁能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银行的收入不升反降了?

我那几个财务自由的同学,普通二本学校读了个金融、财会一类的专业,毕业后就进银行当柜员了。那个时候,我所在城市核心区的房价一平米才 4000 多元。而且以前银行管理混乱,给自己的员工都有远低于市场利率的内部贷款,所以买房根本不愁资金问题,基本上进入银行工作几年后,人手都是好几套房。后续,有几个就通过倒腾房子财富自由了。

我高中同班同学 A,和我一样,火箭班,学的理科。高考报志愿时,老师让我们报传统理工科专业,但是 A 态度特别坚决,就要学金融。于是他跑到上海一所 985 读了个金融,后来又读了硕士,毕业后就留在上海,进了某大型保险公司上海分部机关,前几年就混成了小中层。一个普通工薪家庭出身的孩子,自己在上海买了房子(当然,是 2016 年以前买的),还养了两个孩子。

十几年前,如果你学的是经管、金融、财会等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银行、证券等等,都是高薪行业,那些年搞金融的人挣得盆满钵满,只要在这个圈子里,哪怕是个小兵,也跟着占了不少光。金融、经管类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芝麻开花节节高,四大财经类院校作为普通 211,也是在那些年声名鹊起。

要是换做现在,你读个金融、经管试试?除非是顶尖名校,否则就等着去银行做柜台、去券商拉人开户吧,辛苦就算了,收入连十几年前都比不上。

例2:21 世纪初,如果你选择了电气、通信、石化等专业,毕业后可以顺利进入国家电网、三大通信运营商、三桶油。当年,这些国有垄断企业和银行一样,在那些年赚取了远超社会平均利润的收益,员工各个都是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

当年,我家那个小县城,一平米房价 1500,学校老师和公务员一个月工资 2000,但大家知道中国移动的普通员工一个月多少工资吗?上万元,整整是其他体制内单位的 5 倍。

知道今天,3 大运营商的员工收入都没有恢复到当年的水平。

例3:2008 金融危机前后,如果你选择了土木、建筑、设计等专业,毕业后会比较顺利的进入设计院。

我高中同班同学 B,一个女生,农村孩子,去成都某 211 读了一个土木建筑类专业,又读了一个研究生(注意,是十几年前的土木建筑,不要与现在比)。毕业后进了某大型设计院,赶上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全国范围内持续数年的基建浪潮,收入和职位一路水涨船高。现在一个人在成都买了两套房子,过的逍遥自在。

我一个整天在一起喝酒吹牛皮的好哥们,比我年长几岁,高考读了我们本地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土木类专业,刚毕业时在工地上辛苦了几年,后来进入我们当地某设计院,十几年前,一年就拿着 30 万的收入,单位还分房子。到现在还不结婚,银行里存着几百万,开着几十万的车,一天特别潇洒。我前两年在银行工作时,还经常帮我完存款任务。

2008 年金融危机后,随着我国 4 万亿刺激计划的实行,以及后来持续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设计院一时风光无二,设计院的工程师们一个个吃的肥头大耳,土木、建筑等专业高考分数水涨船高。

要是换做现在,你读个土木建筑试试?就等着去工地打灰吧。

以上这些行业的从业者,直到今天,收入都不如十几年前。但是今天的房价涨了多少倍?物价翻了多少倍?所以,想象一下当年他们的收入有多高,恐怕不敢想象。

当年,想要进入这些行业,并不需要你是哪个学校毕业,也不需要你一定是名校毕业,但一定需要你专业对口(找关系的这里不讨论)。所以,有大量普通学校的孩子因为专业对口,阴差阳错的进了这些行业,赚取了别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财富。但同样,也有很多名校学子,因为专业问题,比如读了所谓的生化环材,到现在还在仰望其他高薪行业。

例4:2012 左右,如果你选择了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毕业之后,正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可以相对顺利进入大厂及周边产业,在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带动下,你就可以获得远超其他行业平均收入的待遇。

例5:2015 年左右,如果你选择了中文、财会、法学、计算机等专业,或者上了师范院校,毕业时,就可以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当别人在疫情冲击下艰难生存时,你可以在体制内相对的岁月静好。

如果说,在市场上找工作时,除了专业对口之外,或多或少还看学校牌子。那考公考编,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专业。每年不知有多少天坑专业的学子对着公务员报名职位表,看着自己所学专业,望洋兴叹。很多 985 的学生为了换专业考公务员,不惜在考研时自降身段,考一个普通学校的研究生。

我堂妹,叔叔家女儿,比我小 5 岁,学习一般,本科考了个普通一本的经济学专业。它高考那年,正是经管类专业火爆的时候,录取分数想很高,但回过头来看,那几年经管类专业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她大学毕业时,脑子非常清楚,毅然决然的选择跨专业考研,跑到北京某师范大学读了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深圳某中学让她过去,开出高额年薪(就大家在网上看到的那种),她不愿意离开北京,说是舍不得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最后选择去北京某高端私立学校当老师去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她的这一决定无比的英明。当年她那些本科同学,现在大都在银行当柜员或者客户经理,要不就在券商的营业部整天拉客户,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发展前景,都比我堂妹差远了。

以上这些,无一不说明专业选择的重要性。

当普通一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厂挣钱时,清华和同济土木建筑专业的高材生在工地打灰。

当普通二本学校法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考进了编制时,重点 985 院校生化环材专业的高材生在工厂拧螺丝。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做“985废物”,我就加过这个小组,这个小组云集了各个 985 院校中事业失利、人生不顺的所谓“废物”,而这些“ 985 废物”中,有相当比例的人之所以后来人生不顺,就是因为入错了行,而入错行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大学选错了专业。

结尾处,我再次强调并呼应文章开头,在学校档次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专业远比学校更重要。

比如说,根据你的高考成绩,学校范围大概可以框定在 985,那么,宁可选择末流 985 的好专业,也不选择头部 985 的天坑专业。甚至,宁可降低一档,选一个 211 院校的好专业,也不能为了冲击 985,选一个天坑专业。

咱们整点实际的。填志愿,比较有用的步骤是:家境>分数>兴趣>学校>城市

第一,看你的家境

第二,看你的分数

过完这两步,你的选择范围已经大幅聚焦了。

第三,看你的兴趣

过完这三步,基本上你能去什么层次的学校以及学什么专业就定了。然后就在剩下范围里尽可能选相对知名的学校。这不困难,因为剩下的选项已经很少。

至于学校所在城市之类的,可以放到最末位考虑。又不是去哪读书就在哪结婚生子过一辈子了。

分数和兴趣,大家不难理解。家境这一点我想要格外强调。家境好就不说了,可以直接忽略这一步。或者说,家境好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些学习成本或者未来职业发展成本高的专业。

家境一般的,尽量选技术实务性强的专业,也就是那些毕业后可以尽量凭手艺吃饭的。或者是那些经常被大型国企央企一个班一个班招人的专业,起码能保证你毕业不失业,有个地方能正规地先把你的五险一金交起来,你要是实在不喜欢这种大锅饭,等你积累了一些资本再跳槽都行。比如我知道文科有个“档案学”,听起来就很冷门是吧?但是正规的体制内单位就是不能缺这种人,养也得养几个,所以基本上找个国企正式编制还是不太难。再比如,我认识的两个学铁路通信的,一个省属非211本科,一个专科,毕业都进了国企,本科那个进了中铁路局到了西北的工地上但拿到了北京户口,专科那个去了某一线城市地铁公司。

什么贫富差距的批判,换个地方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