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到坚持写作?

比较喜欢写作,以前会写一些随笔或小故事之类的,后来有将近一年没写,直到现在,每次想提笔写篇文章,总是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超级郁闷,该怎么克服?
关注者
1,139
被浏览
164,639

155 个回答

几个原因吧:

1、动力不够强

大家都应该看下这条新闻:

位光明今年48岁,从小学起就莫名喜欢画画,年轻时在广州街头给人画过肖像,30岁到了绍兴,从事收废品生意,2016年起自学油画。每天白天,他骑着三轮车出门走街串巷收纸板、废品,晚上8点左右回家洗个澡后,就拿起画笔画画,有时画五六个小时,有时七八个小时,有时通宵。“画画不能停,不然手生。”去年,他在网上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幅油画,200元,之后通过抖音、快手私信卖画的需求越来越多,画画成了他的收入来源之一,每个月能有六七千元。

你说这人有什么条件,但就是因为喜欢,可以在白天工作一天之后,继续画5、6个小时甚至画上通宵,网上能找到对他的采访,看完之后能感受他到学画和坚持的不容易。

而提问的这位说是喜欢,但也就停止在喜欢上,除非各种条件都适合,心情+状态好,可能会写上一阵子,但稍微遇到一些阻力或困难就停止了,受环境和状态影响过大。

这种喜欢并没有上升到这是我的人生梦想或目标,或者是死心踏地的喜欢、爱好,要是上升这个层面,会非常有激情,有非常强劲的动力,去克服困难,环境不适合就改变环境,条件不合适就积累条件。只要能做到这件事,可以付出足够的代价,能真正的享受。

2、缺少自我约束条件

很多职业作家都有每天练笔的习惯,一天固定写上几百字或上千字。比如有名的像马克吐温每天是1800字,斯蒂芬·金自己规定每天要写够2000字。琼瑶在《我的故事》自述过:几乎每天都能写出三千字。

而现在的网文写手每天6000-8000字是基本功,出名的网文大神每天一万字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做自媒体的,每天写上3000-5000字也很正常。


对于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业余选手是靠的状态、灵感、心情,条件都合适都有可能去写作。而对于职业选手,写作这事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天的必做事情,除非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况,不管状态好坏,都要坚持每天写作。

有很多时候非常痛苦,但写的多了,慢慢的也就坚持下来。

要是真有志于从事写作,最少每天写上1-2条微博的字数,早期的一条微博上限是140字,两条也就是300字左右。

3、能收到正向反馈激励

写作时,要是能收到一定的正向反馈,能给自己带上不小的动力。我上学时,向杂志社投稿了中过一篇,给了100多的稿费,当时激动的要死。 一下动力满格,后来又陆续中了几篇,当时对自己的自信心有非常大的提升。

在写作时,要是收到类似的正向反馈,会大幅提升写作动力。很多时候不一定是钱,而是别人的认可。就像知乎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回答问题,因为写完一个回答之后,每一次的认可都代表的赞同和喜欢,在知乎写出一个千赞或万赞答案,下面会有几十条上百条反馈,虽然总能遇到杠精,但这么多的人肯定你的观点和文章,是种非常强的正向反馈激励,而这种激励会促使你写下更多的答案。早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喜欢在知乎上写回答。

对于写家来说,出书、稿费、知名度、获奖都是正向反馈。更不说在塔尖的网文大神,火了之后,收入会提升几百倍、上千倍。做自媒体的也有同样的感受。早期写出一个10万+的爆文,粉丝能增加几千或几万,非常有写作动力。

不管是写随笔或小故事,一定要尝试去获得正向反馈。前几天去旅游,一个同伴,把自己拍的照片配上合适的文字,发到朋友圈,获赞无数。立刻就把自己的形象拔高了一层。

在知乎找个热闹问题回答一下,在看完一本书,一个电影之后试着在豆瓣上写上书评、影评,只要你写的好,不管你放到哪,都会有很多人认可你,还会遇到很多额外的机会。

除了正向反馈,还有压力也能迫使你不停的写作:

对于网文作家来说,一旦订阅的用户多了,会不断有人催更,每天都压力山大不更新不行。而自媒体也差不多,公众号上有几万或几十万的粉丝,会让你形成一种不更新就是在犯错的心理,这种压力也会促使你不停的写作,更新。

而很多作者一旦有本书大卖或者签了合同之后,这种压力会逼迫你去写作、去创作,就算你想停,经纪人、编辑也会不停的催促你。

要想一下,你要如何才能收到正向的反馈或者利用压力来坚持写作?

4、建立目标和制定计划

想坚持写作就一定要建立一个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有了目标,就可以考虑如何去达成目标,比如提升写作能力,每天练笔。然后再进行制定相应的计划。

有目标和计划最大的用处是可以衡量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质量和进展。谁是你的偶像,他的写作特点、风格。可以从哪里开始提升,如何改进。

特别要去考虑要如何去衡量自己文章的质量,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知道是否有进步。以及这个目标是不是真的喜欢。

也有可能会遇到,目标设置不合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展来重新调整目标。

很有可能在过程中,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激情,感受不到动力,那么选择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5、杜绝完美主义,先写再改

不要在意没有一个完美的开头或者一个完美的创意,就无法写作。

写作这种事情,除了极少数的天才作家,基本上都是先写个初稿,然后反复修改。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

而写作的秘诀就是反复修改,次数越多,效果越好。修改几次是少的,修改几十次或者上百次也大有人在。

6、通过习惯来坚持写作

最朴实的建议就是:保持固定的写作时间和环境。

写作这事有些反人类,千万不要靠意志力硬逼着自己写,哪怕能坚持几天,也无法长期坚持,稍有懈怠,就会拖延或放弃。

一定要形成习惯,用习惯来坚持写作,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写作时间,最好是无人打扰的,个人建议早点睡,然后早上早起来一会,去写作,效果会非常好。

同时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写作环境,也更容易帮助你进入写作状态。

当你能经常在写作中进入心流状态,就会慢慢开始享受写作,压力越来越小,动力越来越强。


可以尝试下这六条建议,都能帮助你更好的坚持写作。

写作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了。拉开椅子坐下来,打开电脑就可以开始。只要不以此为生,也不用遭截稿时间的罪。

不过,坏就坏在这个「多」。多少才叫多呀?很多学员这样问我,而且他们都很迷信数字与时间。于是产生了两个典型问题:「我得写够多少字才能出师呀?」「是不是要等财务自由了才有时间写啊?」

他们唯一没想起的,是频率。

相信微小的力量

什么意思呢?好比追女孩,是每天见30分钟好呢?还是一个月见一天好呢?很显然,多数人会选前者。每天甜一甜,比报复性腻歪一天要舒心得多。只有这样,爱才能成为习惯,而非任务。

回到上述「多写」的迷思。我对提问者讲了个故事。闹钟刚出厂,就遇到卖主。到了新家,它自觉没有什么「钟生经验」,很迷茫。于是请教墙上的老钟:「老同志,如何能让钟生美丽?」

老钟想了想:「那你得努力准时走个十年。」闹钟觉得投错胎了,连钟表界也这么卷,有点丧:「这也太久了,我怎么可能走得完!」

老钟又说:「那你就每秒走一下吧。」闹钟觉得这还差不多,于是一秒一步,一秒一步,不知不觉走了十年。

这算童话也好,鸡汤也好,道理还是在线的,无非「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老话。映射到写作上,写多少,写多长时间都不重要,重要是每天都要写。

信心起来了。不过,很快,他们又遇到新难题:定了一大堆目标,结果都完成不了。刚燃起的心又掉冰窟窿里。

我说简单,给目标减肥,减到你能完成为止。有人说2000字,挺好,村上春树的量;有人说500字,也挺好,海明威的量。好玩的是,减到最后,都没有低于100字——应该是触及耻辱线了。确实,50字谁说得出口啊!

我想起我坚持了很多年的晨间习惯——发一段短文案,也就百来字。一是给大脑热热身,再是敦促输入。现在流行说「微习惯」,正属其列,我也顺势称之为「微练笔」。所谓「微」,就是以足够小的目标来修炼某种习惯,小步快跑,最终积小变为大变。

我每天只更一条,内容很自由,所见、所闻、所思、读书摘要、有趣的场景、对话、观影片段、回忆、吐槽都行。然后发朋友圈、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

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那些「坚持困难者」,当他们的陪跑。我每天更新一条,他也跟着更新一条,直至对方能扔掉我这拐杖,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

现在,我也很愿意将此法推荐给你。具体怎么做呢?我选了其中5类做剖析。它将帮助你在繁忙的日常做小成本的练笔和积累。别小看它了,相信微小的力量,也相信时间的力量。

干货分享类:挖深护城河

我一直建议,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写起。可惜很多人只局限在文学作品的范畴里。我的不少学员都是专业人士,也不乏博士和技术专家。我建议他们,为什么不从自己的优势领域写起呢?只有这样,才能挖深你的护城河。

例如我喜欢写作,每天都在琢磨,自然有些沉淀。分享出来,将输入转输出,于己吃透记牢,于人增添新知,结识同道,实在划算。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人工智能专家沈向洋就坚持以写作推动深度思考。“我们正在失去一个有价值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深度思考,最大限度表达自我,并扩展智慧。"

最后,他号召同行:“我向每一个阅读这篇文章的人发起挑战:每周写500字。如果你有一个想法,或者你发现一个问题,写下你的建议,并且分享它!

比如例子,看汪曾祺,思考文笔文气:

书摘书评类:倒逼每天阅读

坚持每天阅读且分享思考与精华,这也是「微练笔」不错的来源。金句、细节、片段、场景甚至任何触动你的点皆可。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倒逼你坚持阅读;二是增加实际积累,避免过目即忘。任何东西,只有你能用语言精准表述,才算理解。否则都是凑数,过眼云烟而已。

比如以下例子,海明威的二战故事:

观察记录类:生活这座素材库

写作需要洞察。在此之前,得学会观察。莫泊桑向福楼拜请教写作要领。福楼拜既没有拿出神功秘笈,也没有打通其任督二脉,只让他去看马车。

莫泊桑有点郁闷,好歹已小有名气了,还要玩这些小儿科。街头蹲了一天,回来说,就马车嘛,有啥好看的。福楼拜说,你再去看,看马的样子,车上的雕花,里面人的神情……莫泊桑又看了好几天,一天比一天捕捉细致精准,终悟出了点东西。

记录生活既实用又有趣,它是写作素材的源泉,直接且鲜活。所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别嫌事小,记录彼时彼景,他日再翻,又是别番滋味。

比如以下例子,我在便利店的见闻:

所感所思类:捕捉思维闪光

每天你会产生很多思考和想法,只是大部分忘记了,不记下来实在可惜。这些思维活动,稍纵即逝,可能睡一觉就想不起来了。记下来,分享,在用户反馈中兼听、补充、打磨,使观点更成熟。

点评时事、想法、观点、立场甚至幻想、梦想都不错。只要经深思熟虑,就无惧反对吐槽。即使有,也不要花时间和情绪去杠,不值得。

比如以下例子:

故事回忆类:决定性瞬间

我们创作故事的同时,也要搜集故事。书上看来的可以归书摘类。还有口述类,这类常常可遇不可求(当然,也可求,采访就是)。

诺奖得主,白俄非虚构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非常注重倾听。和采访对象一天一天地待,等待某个瞬间他流露出自我,捕捉这「决定性瞬间」。

即使我们平时与人喝酒吃饭,吹牛聊天,也总有某个时刻,对方讲了某句话某件事,如光如箭,刺破烟火。这也是「决定性瞬间」。记下来,丰富素材的同时,他们还是人生坐标。

一些往事回忆,涌上心头,也能写成小故事分享。短篇故事更利于练笔。比如以下例子:

当然,「微练笔」的取材远不止以上5类。照片、金句、诗词、电影或纪录片的截图对白、萌娃萌语、上课笔记、美食品鉴……可谓无穷无尽。

这区别于日常发微博,后者是随意随性,前者是刻意训练,浓缩版的每日读写思。拍100张自拍不会让你进步一点点,但「微练笔」可以。

更重要是,如果你有规划和有主题地日写百字,一两周就能「缝合」成文。这就是当下蛮流行的「卡片写作法」。文章多了,书还远吗?

每天练笔,真的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