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幽灵!为什么银河系会有1000亿颗流浪行星?的头图

宇宙中的幽灵!为什么银河系会有1000亿颗流浪行星?

2021-09-13  |  宇宙观察记录 原创 收藏(6)  | 

2019年,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让很多人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人类文明的朝不保夕。

其中用重元素聚变发动机推动地球,“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情节画面,更是成了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一幕。

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

在大部分人看来科幻感满满的“流浪地球“,其实是整部电影中最”不科幻“的情节,因为流浪行星是真实存在于宇宙中的。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银河系里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它们的身边基本都带着若干颗行星,少则一两颗,比如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系,多则七八颗,比如我们的太阳系。反正很少有孤零零的恒星系统存在。

因此整个银河系的行星数量,要比恒星数量还多好几倍,甚至能达到万亿级别,而在这万亿颗行星中,有一部分行星并不和地球一样,自诞生之日起就绕母恒星公转,而是属于没有恒星的流浪行星,终日在宇宙中漂泊。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在天文学上,恒星就是行星的母亲,拿咱们太阳系来说,46亿年前含有重元素的分子云坍塌成太阳后,剩下的重元素在太阳引力作用下,慢慢变成了行星,所以说没有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但并不是所有行星都能留在星系内的。

在一个新诞生的恒星系里,行星除了受到恒星的引力影响,还会受到周围”同事“们的引力影响,在天文学家进行的模拟中,太阳这类多行星系统在演化过程中,早期至少会有一颗行星会受到临近巨行星的引力弹弓影响,然后被弹射到第三宇宙速度以上,成为一颗向太阳系外冲刺的流浪行星。

除了被弹射出去的倒霉蛋外,还有一部分流浪行星是由先天因素造成的,它们确切来说应该被称为”褐矮星“,属于失败的恒星。

在我们的宇宙中,恒星的质量下限是0.07倍太阳质量,大约相当于70到80个木星,只有达到这个质量,核心区域的氢元素才能获得足够的压力和温度,进而产生核聚变反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恒星。

但宇宙中有相当一部分行星,它们的质量达到了0.06倍,或者0.065倍太阳质量,非常尴尬地处在恒星的临界点上,迟迟无法突破。

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倒霉蛋,虽然质量相较于行星而言大得离谱,但仍属于行星队伍中的一份子,同时也是流浪行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流浪行星有记忆的话

自它诞生开始,可能就没接受过来自母恒星的光和热,终日只与漆黑死寂的太空为伴,表面温度接近绝对零度,虽然理论上还有可能在未来”闯入“一个新的恒星系,泊入它的轨道从此结束流浪生涯,但在恒星平均间距数光年的宇宙中,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无线接近于零。

在所有流浪行星中,最倒霉的莫过于诞生于星系边缘的那些,因为恒星与恒星的间距才几光年,而星系与星系的间距往往都在几十万光年到数百万光年之间,所以星系边缘的流浪行星反方向进入星际空间后,就好比一只蚂蚁掉进了太平洋,这辈子算完了。

2019年发表于《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的一篇论文认为,如果流浪行星一开始是一颗拥有海洋的星球的话,流浪过程中它的海洋就会封冻,从而变成一个隔绝外部环境毯子,让靠近星球核心区域的海洋仍能维持液态,甚至是在核心区域的热量催动下产生生命。

这种诞生于冰层之下,海洋之内的生命,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完全无法被外界发现,也许这就是人类迟迟没能找到外星生命的原因。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为您推荐:

+1 点个赞吧 赞(0)

关注作者

头像
宇宙观察记录
探索宇宙奥秘,普及科学知识。
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辅 助

模 式